东风草堂博客

公众号:开发者来风

docker

1
2
3
docker run -itd --name redis -p 6379:6379 --restart unless-stopped redis
docker exec -ti redis bash
redis-cli

redis

内存数据库、kv数据库、数据结构数据库
对象类型有哪些?底层使用了哪些数据结构

  • string
    • int,字符串长度小于等于20且能转成整数,set teacher 1000000,type teacher,object encoding teacher
    • raw,字符串长度大于44
    • embstr,字符串长度小于等于44,cpu缓存中基本单位为cacheline 64字节,sdshdr头为9字节,加上’\0’,buf的最大长度为44,set teacher 1000000a,object encoding teacher
  • list
    • quicklist,双向循环链表
    • ziplist,压缩链表
  • hash,hmset role:1001 age 30 name mark sex 1, hgetall role:1001, hget role:1001 age,散列表:指针数组+数组长度+hash函数
    • dict/hashtable,节点数量大于512,或字符串长度大于64
    • ziplist,压缩列表,节点数量小于等于512(hash-max-ziplist-entries),且字符串长度小于等于64(hash-max-ziplist-value)
  • set,sadd set 1 2 3 4 5,object encoding set,sadd set mark,object encoding set
    • intset,整数数组,元素都为整数,且节点数量小于等于512(set-max-intset-entries)
    • dict/hashtable,字典,元素有一个不为整数或者数量大于512
  • zset,有序的结构
    • skiplist,跳表,数量大于128或者有一个字符串长度大于64
    • ziplist,压缩列表,节点数量小于等于128(zset-max-ziplist-entries)且字符串长度小于等于64(zset-max-ziplist-value)
阅读全文 »

单调栈分为单调递增栈和单调递减栈

  1. 单调递增栈即栈内元素保持单调递增的栈
  2. 同理单调递减栈即栈内元素保持单调递减的栈
    操作规则(下面都以单调递增栈为例)
  3. 如果新的元素比栈顶元素大,就入栈
  4. 如果新的元素较小,那就一直把栈内元素弹出来,直到栈顶比新元素小

柱状图中最大的矩形

给定 n 个非负整数,用来表示柱状图中各个柱子的高度。每个柱子彼此相邻,且宽度为 1 。
求在该柱状图中,能够勾勒出来的矩形的最大面积。

1
2
3
4
5
6
7
8
9
stack<int> st;
for(int i = 0; i < nums.size(); i++)
{
while(!st.empty() && st.top() > nums[i])
{
st.pop();
}
st.push(nums[i]);
}
阅读全文 »

什么是递归

周末你带着女朋友去电影院看电影,女朋友问你,咱们现在坐在第几排啊?电影院里面太黑了,看不清,没法数,现在你怎么办?

别忘了你是程序员,这个可难不倒你,递归就开始排上用场了。于是你就问前面一排的人他是第几排,你想只要在他的数字上加一,就知道自己在哪一排了。但是,前面的人也看不清啊,所以他也问他前面的人。就这样一排一排往前问,直到问到第一排的人,说我在第一排,然后再这样一排一排再把数字传回来。直到你前面的人告诉你他在哪一排,于是你就知道答案了。

这就是一个非常标准的递归求解问题的分解过程,去的过程叫“递”,回来的过程叫“归”。基本上,所有的递归问题都可以用递推公式来表示。刚刚这个生活中的例子,我们用递推公式将它表示出来就是这样的:

1
f(n)=f(n-1)+1 其中,f(1)=1
阅读全文 »

因为这些排序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线性的,所以我们把这类排序算法叫作线性排序(Linear sort)。之所以能做到线性的时间复杂度,主要原因是,这三个算法是非基于比较的排序算法,都不涉及元素之间的比较操作。

桶排序(Bucket sort)

核心思想是将要排序的数据分到几个有序的桶里,每个桶里的数据再单独进行排序。桶内排完序之后,再把每个桶里的数据按照顺序依次取出,组成的序列就是有序的了。

如果要排序的数据有 n 个,我们把它们均匀地划分到 m 个桶内,每个桶里就有 k=n/m 个元素。每个桶内部使用快速排序,时间复杂度为 O(k * logk)。m 个桶排序的时间复杂度就是 O(m * k * logk),因为 k=n/m,所以整个桶排序的时间复杂度就是 O(n*log(n/m))。当桶的个数 m 接近数据个数 n 时,log(n/m) 就是一个非常小的常量,这个时候桶排序的时间复杂度接近 O(n)。

桶排序对要排序数据的要求是非常苛刻的。要排序的数据需要很容易就能划分成 m 个桶,并且,桶与桶之间有着天然的大小顺序。这样每个桶内的数据都排序完之后,桶与桶之间的数据不需要再进行排序。

阅读全文 »

深入解析网络测速的核心逻辑与实现方案,涵盖chunked数据传输格式、HTTP POST请求机制、基于epoll的高并发网络编程技术,详解客户端与服务端协同测速原理,提供完整的C++代码实现示例。

阅读全文 »

详细解析读写锁的功能与实现原理,包括读写锁的基本概念、加锁与解锁机制、读写锁的优化策略、读写锁的性能分析等。提供完整的C++代码示例,帮助开发者理解并在实际项目中应用读写锁。

阅读全文 »

mem

读取文件:/proc/meminfo
MemTotal: 总内存
freeMem: Cached + MemFree + Buffers
程序占用mem:/proc/%d/status
VmRSS: 进程占用内存

cpu

读取文件:/proc/stat
包括:系统cpu、空闲、io等待、irq中断、软中断等。

1
fscanf(file, "%s%lld%lld%lld%lld%lld%lld%lld%lld%lld", temp, &user, &nice, &sys, &idle, &iowait, &irq, &softirq, &steal, &guest);
阅读全文 »

2G内存在20亿个整数中找出次数最多的数?

kv来描述一个数,一个整数4byte,两个整数8byte,20亿个整数需要16G内存。
数据结构存储:平衡二叉树map、散列表unordered_map。
分治:20亿个整数拆分成若干个范围,分别统计若干个范围中的次数多最大值,汇总若干个范围中的次数最大值,找出次数最大值对应的树。
逆向分析:
2GB = 2 * 2^10 * 2^10 * 2^10 B = 2^31 B,小范围的数字最多 2^31 / 8 = 2^28
有多少个小范围?整数4个字节共32bit,范围为-2^31~2^31,共2^32个整数,2^32/2^28 = 2^4
正向解决:

  • 将20亿个数拆分为16个范围
  • 将20亿个数依次除以2^28,得到一个0-15的值,放在一个小文件中,另外一种解法:hash分流,相同的key,经过多次hash总是得到相同的值,hash具备随机性,crc16、md5、murmurhash2、siphash、cityhash
  • 每个小文件unordered_map[k]++,散列表进行词频统计,如果某一个key出现次数超过10亿,就不必要统计了,这样也可以控制value的范围

40亿个非负整数中算中位数和找出现两次的数

  1. 最多使用1GB的内存,找出所有出现了两次的数
    出现了两次,共三种状态:
阅读全文 »

如果中序遍历为有序的话则为二叉搜索树,为了避免退化为单链表,加入平衡规则后保持平衡则为平衡二叉树,搜索的时间复杂度为O(lgn).
满二叉树、完全二叉树又推出最大堆、最小堆(堆排序、定时器)。平衡二叉树又推出avl、红黑树。
对于深度为K的,有n个结点的二叉树,当且仅当其每一个结点都与深度为K的满二叉树中编号从1至n的结点一一对应时称之为完全二叉树。

二叉树的递归遍历


前序遍历:根->左->右,1>2>4>5>3>6>7,245这棵树是作为一个整体子树从根节点遍历,这就是递归的思想。
中序遍历:左->根->右,4>2>5>1>6>3>7,每次遍历到子树也是重新左->根->右进行遍历。
后序遍历:左->右->根,4>5>2>6>7>3>1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void PreOrder(TreeNode *root)
{
if (root == nullptr) return;
result.push_back(root->val);
PreOrder(root->left);
PreOrder(root->right);
}

void InOrder(TreeNode *root)
{
if (root == nullptr) return;
InOrder(root->left);
result.push_back(root->val);
InOrder(root->right);
}

void PostOrder(TreeNode *root)
{
if (root == nullptr) return;
PostOrder(root->left);
PostOrder(root->right);
result.push_back(root->val);
}

二叉树的迭代遍历

阅读全文 »
0%