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++11新特性
- 左值引用和右值引用的区别?右值引用的意义?
左值引用是对左值的引用,右值引用是对右值的引用。
功能差异:左值引用是为了避免对象拷贝,如函数传参、函数返回值。右值引用是为了实现移动语义和完美转发。
怎么区分左值和右值?
左值可以在等号的左边,可以取地址,具名,比如:变量名、返回左值引用的函数调用、前置自增自减、赋值运算或符号赋值运算、解引用。
右值只能在等号的右边,不能取地址,不具名,右值有纯右值,比如字面值、返回非引用类型的函数调用、后置自增自减、算术逻辑比较表达式,右值还有将亡值,主要为C++11新引入的与右值引用(移动语义)相关的值类型,可以通过move把左值强制转换成将亡值,将亡值将用来触发移动构造或移动赋值构造,并进行资源转移,最后调用析构函数。
const的左值引用可以指向右值,但不能修改这个值。右值引用可以通过std::move可以执行左值。声明出来的左值引用和右值引用都是左值。
移动语义是为了对象赋值时,避免资源的重新分配,比如移动构造和移动拷贝构造,stl的unique_ptr也有用到。
完美转发指的是,函数模板可以将自己的参数完美的转发给内部调用的其他函数,完美指的是不仅能转发参数的值,还能保证转发时参数的左右值属性保持不变。
借用万能引用,通过引用的方式来接收左右参数的值。万能引用折叠的原则:参数为左值或者左值引用,T &&将转化为int &(假设传进来的值为int类型),参数为右值或者右值引用,T &&将转化为int &&,std::forward(v),T为左值引用,v将转化为T类型的左值,T为右值引用,v将转化为T类型的右值。 没加移动语义前: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34
35
36
37
38
39
40
41
42
43
44
45
46
47
48
49
50
51
52
53
54
55
56
57
58
59
60
61
62
63
64
65
66
67
68
69
70
71
72
73
74
75
76
77
78
79
80
81
82
83
84
85
86
87
88
89
90
91
92
93
94
95
96
97
98
99
100
101
102
103
104
105
106
107
108#include <stdio.h>
#include <string>
#include <algorithm>
using namespace std;
class ResourceOwner
{
public:
ResourceOwner(const char res[])
{
theResource = new string(res);
}
ResourceOwner(const ResourceOwner &other)
{
printf("copy %s\n", other.theResource->c_str());
theResource = new string(other.theResource->c_str());
}
ResourceOwner(ResourceOwner &&other)
{
printf("copy2 %s\n", other.theResource->c_str());
theResource = other.theResource;
other.theResource = nullptr;
}
ResourceOwner &operator=(const ResourceOwner &other)
{
ResourceOwner tmp(other);
swap(theResource, tmp.theResource);
printf("assign %s\n", other.theResource->c_str());
}
ResourceOwner &operator=(ResourceOwner &&other)
{
theResource = other.theResource;
other.theResource = nullptr;
printf("assign2 %s\n", theResource->c_str());
}
~ResourceOwner()
{
if (theResource)
{
printf("destructor %s\n", theResource->c_str());
delete theResource;
}
}
private:
string *theResource;
};
void testCopy()
{
// case 1
printf("=====start testCopy()=====\n");
ResourceOwner res1("res1");
ResourceOwner res2 = res1;
// copy res1
printf("=====destructors for stack vars, ignore=====\n");
}
void testAssign()
{
// case 2
printf("=====start testAssign()=====\n");
ResourceOwner res1("res1");
ResourceOwner res2("res2");
res2 = res1; // 先调拷贝再调赋值,竟然还要调用一次拷贝!
// copy res1, assign res1, destrctor res2
printf("=====destructors for stack vars, ignore=====\n");
}
void testRValue()
{
// case 3
printf("=====start testRValue()=====\n");
ResourceOwner res2("res2");
res2 = ResourceOwner("res1"); // 先调拷贝再调赋值,加了移动复制运算后,直接移动就行了!
// copy res1, assign res1, destructor res2, destructor res1
printf("=====destructors for stack vars, ignore=====\n");
}
ResourceOwner getRO()
{
ResourceOwner res1("tmp");
return res1;
}
void testFuncReturn()
{
// case 4
printf("=====start testFuncReturn()=====\n");
ResourceOwner res2("res2");
res2 = getRO();
// copy res1, assign res1, destructor res2, destructor res1
printf("=====destructors for stack vars, ignore=====\n");
}
int main()
{
testCopy();
testAssign();
testRValue();
testFuncReturn();
}

加了移动语义后:

返回值不需要std::move,编译器会进行返回值优化。

- C++11智能指针以及使用场景?
指针管理的困境:资源释放了,指针没有置空,比如野指针(资源释放了,但没有置为nullptr,还在继续使用)、指针悬挂(多个指针指向同一个资源,其中一个指针释放了资源也置空了,但是其他的指针并不知道)、踩内存(拿着野指针去修改新分配的资源);没有释放资源,产生内存泄漏;重复释放资源,引发coredump;
通过RAII的方式来解决,有shared_ptr、weak_ptr和unique_ptr。
unique_ptr 类似于一个独占所有权的指针,只能有一个指针管理一个对象,当 unique_ptr 被销毁时,它所管理的对象也会被随之销毁。它的定义和用法如下:
1 | std::unique_ptr<int> ptr(new int(10)); |
shared_ptr 是一种共享所有权的指针,多个指针可以同时管理一个对象,当最后一个 shared_ptr 被销毁时,它所管理的对象才会被随之销毁。它的定义和用法如下:
1 | std::shared_ptr<int> ptr1(new int(10)); |
weak_ptr 是 shared_ptr 的一种扩展,它可以不增加所管理对象的引用计数而与 shared_ptr 交互,但它不能直接访问所管理的对象,需要通过 lock() 函数获得一个指向所管理的对象的 shared_ptr。通常用于解决 shared_ptr 循环引用的问题。它的定义和用法如下:
mysql索引和事务原理
1 | https://dev.mysql.com/doc/dev/mysql-server/latest/ |
初识mysql

按照数据结构来组织、存储和管理数据的仓库。
- OLTP(on-line transaction processing)联机事务处理,主要数据库增删改查。
- OLAP(on-line analytical processing)联机分析处理,主要对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,为决策提供支持。
SQL命令: - DQL,数据查询语言,select
- DML(data manipulate language),数据操作语言,插入删除更新记录
- DDL(data define language),数据定义语言,创建修改删除表
- DCL(data control language),数据控制语言,授予用户权限、收回用户权限
- TCL(transaction control language),事务控制语言,事务提交,事务回滚
连接池模型:
1 | select(listenfd+1, readfds, NULL, NULL, 0); // 一直阻塞。使用select,fd少,可以跨平台 |
gdb调试技巧
如何生成core文件
系统ulimit -c大于0,一般设为unlimited,进程接收到异常信号后,默认是生成core文件,如果/proc/sys/kernel/core_pattern为core,则文件生成在进程的getcwd工作目录,如果/proc/sys/kernel/core_uses_pid为1,则core文件以pid结尾。
对于正在运行的进程,如果不想让进程退出,可以用gcore pid生成该进程的core文件。
对于代码中有对异常信号进行处理的情况,则接收到异常信号时,进入自定义的信号处理函数中,不再生成core文件,此时如果还想生成core文件,需要在处理函数末尾做如下处理:
1 | signal(signo, SIG_DFL); // 默认生成core文件 |
miniupnp编译与使用
详细介绍miniupnp库的编译安装和使用方法,包括libminiupnpc客户端库的核心功能、端口映射配置技巧、NAT穿透实现原理。通过实际代码示例演示如何利用miniupnp实现自动端口转发,解决P2P应用中的内网访问问题,提升网络应用的连通性。
musl+libunwind的堆栈获取方案
背景
musl静态链接后,通过_Unwind_Backtrace某些架构无法获取到堆栈信息了,如arm32的SIGSEGV,libbacktrace是对其进行封装,所以也是如此。
使用http://musl.cc/下载的静态编译工具+libunwind同样无法获取到堆栈信息。
需要加入libunwind库的方法解决,具体如下。
参考:
https://cloud.tencent.com/developer/article/1173442
https://github.com/boostorg/stacktrace
https://www.boost.org/doc/libs/develop/doc/html/stacktrace.html
https://www.jianshu.com/p/58d32fbd8dfa
https://gcc.gnu.org/onlinedocs/gcc/Link-Options.html
https://gitlab.alpinelinux.org/alpine/aports/-/blob/master/main/libunwind/musl-mips-fix.patch
nghttp2技术实现
参考资料
https://datatracker.ietf.org/doc/html/rfc7540
https://www.nghttp2.org/documentation/
h2的优势:
- 性能更强:HTTP/2的多路复用技术,不仅可以减少连接次数,同时使用非阻塞I/O技术可以在一次握手过程中提高传输性能。
- 更强大的头部压缩:HTTP/2使用HPACK技术对头部信息进行压缩,可以有效减少传输的头部信息大小,从而节省带宽消耗。
- 服务端推送:服务器可提前将客户端可能需要的资源进行推送,从而可以减少客户端的重复请求,提升页面访问速度。
- 请求优先级:HTTP/2支持浏览器控制请求和响应的优先级,从而可以减少资源的加载时间。
- 更安全:HTTP/2默认使用HTTPS,可以有效防止中间人攻击,保障用户信息传输的安全性。
nghttp2 demo使用方法
rpc框架使用

连接池使用
需要先构造连接池对象,并完成初始化,连接池可以连接多个rpc服务器,从连接池取连接时会随机取不同服务器的连接,达到负载均衡的效果。
下图中为连接池里面使用的装饰者模式uml类图,从连接池中拿出的ITransportWrapper连接被PoolingTransport装饰后,close功能是自动放回连接池中,而不是真正的close掉连接,同样的,FakeTransport装饰后,IsOpen总是返回true,因为它是一个假冒的连接
连接池连接状态变更图如下,首先打开一个连接,打开成功进入BUSY状态,失败则进入DEAD状态,如果BUSY状态的连接使用过程中出现异常,也会进入DEAD状态。
rpc网络io模型
网络IO主流程
TNonblockingServer使用的网络io模型为非阻塞同步io模型,accept由单个io线程处理,recv由多个io线程处理,相应的rpc事务处理由另外的线程池完成,处理完成后通知对应的io线程将处理结果进行send。
accept连接
所有网络连接由ioThreads_[0]线程监听端口,在listenHandler中处理,accept后生成一个clientConnection,如果存在多个io线程,ioThreads_[0]线程通过robin算法从所有ioThreads_中选择一个io线程处理事务,即ioThreads_[0]通过pipe管道将clientConnection信息通知被选择的io线程,被选择的io线程此时会收到通知并处理notifyHandler,被选择的io线程在notifyHandler中将clientConnection信息读取出来,再进行recv数据并解析处理。